标签归档:成长

年轻技术人应该讲点「武德」

工作了这么多年,见识了各种各样做技术的人。总结下来,大部分年轻程序员都不擅长沟通,略显浮躁,甚至一度让我怀疑这是年轻程序员的通病。

近期几次在与第三方外部团队沟通的过程中,问题凸显。

简单说说经过。

项目中需要用到第三方的部分服务,所以他们提供了几份文档。无可厚非,文档写的够详细,不出问题的话,基本上是涉及不到沟通的。

但问题恰恰出在文档上。我个人的习惯是问别人问题时,自己都会查看多遍文档,甚至模糊的地方都会先搜索了解一下。这番操作下来,接口依然跑不通。只能用着谦卑的语气在群里咨询沟通,结果对方技术一看,立马说我提交的参数没几个是对的,让我自己去看文档。

我…当时瞬间感觉自己被当成了毫无经验的菜鸟,并且对方可能是工作年限比我小的程序员。要知道这份文档我已经看了不下五遍。

后面他们自查后发现是文档写错了。当然写这些并无他意,只是想说明大部分技术人听到不同的声音时,第一反应总是会觉得肯定不是我的问题,而是别人的问题。

这种盲目自信应尽量避免。

首先有这种想法的时候,别人与你沟通都会觉得很难,总感觉反馈的声音听不进去。

其次,技术大牛都是从菜鸟成长的,技术再牛也不应成为盲目自信的资本。实际上我所知道的一些真正的技术大牛都是很好沟通的。

或许技术人都有一段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才能进化的过程,但我还是希望年轻的技术人看到后能避免这个问题。

同时也警醒自己吧。

THE END

2017你好,2016再见

故事的开头往往是先从过去讲起,2016 即将成为过去,这一年对我来说是充实的,是我人生当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婚姻

2016,正如我开头所说的,是的!我结婚了,一辈子一次的那种。一直以为,婚姻对我来说相当遥远,没想到这一天这么快已经过去了。

2017 及余下的人生就是等待与另一半共同书写,一起慢慢变老。

运动

2016,我尝试过多种不同的运动,包括有氧运动跟无氧运动:

  • 骑行
  • 跑步
  • 哑铃
  • 篮球
  • 羽毛球
  • 俯卧撑 / 仰卧起坐

上述种种运动,却只有骑行是我唯一坚持一年多的运动,除了下雨没骑外,几乎每个工作日上下班都是骑车。

粗略算了一下,一天平均 8 公里,一年单单骑车就可以绕地球 1/20 圈,这样想想还是蛮惊人的。

而坚持骑行给我带来的好处也很明显,有氧运动把我多余的脂肪都燃烧了,现在我的体重、体脂率都很稳定的停留在标准水平,我坚信好处不只如此。

2017,我计划继续骑行,继续健身,继续保持有氧+无氧运动结合的方式运动,等下一次体检的时候希望没有一点问题。

足迹

2016,我走过了中国的 5 个城市,不论因公因私,这都丰富了我的视野。

对我来说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拍摄地——重庆。重庆的地形很有趣,坡地很多,很多地方都是明显的高低起伏,公路上几乎看不到自行车,不由自主地脑补了一下在这里骑车的场景,想想都觉得好累。还有一个就是吃,基本都是面,基本都是麻辣,简直就是麻辣爱好者的天堂。

2017,我计划去更多没去过的城市。

成长

2016,我阅读了几本书,听了几次直播课程,也订阅了几个「得到」专栏,还有无数次的碎片化阅读。不能说这些行为能改变我什么,但至少有在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对我是有帮助的,学习的过程总是在短期内看不到效果,而长期来说又是有助于个人成长的一种行为

2017,我计划继续大量的阅读并输出。

目前我的阅读方式主要为数字化阅读,数字化阅读意味着我经常盯着屏幕看,而且内容不比纸质来的系统。所以之后至少保证一年读 12 本的纸质图书,除了减少盯屏幕的时间外,还能保证系统性阅读。

输出则是为了证明自己已经理解了知识,并且对于所阅读的东西有自己的见解。我的输出渠道则是公众号(现代晓说)、博客简书

总结中的总结

2017 代表着明天,对于明天我永远保持着憧憬。

我的 2017 小目标:

  1. 至少阅读 12 本纸质书籍
  2. 规律的写作,一周写一篇
  3. 运动,一周至少三次
  4. 至少去一个没去过的城市
  5. 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一份规划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