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16年06月

给自己的大脑编程

引言

最近看完了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集结了李笑来老师多年的经验,涵盖了许多提升自我的方法,从而帮助你开启你的「心智」。书中的许多观点都能让人产生共鸣,更能引发人的思考与自省。

1.适当「跨域」

每个人都有一块难以走出的舒适区,在这个区域内你会很自在,而一旦走出你就会感觉浑身不舒服,甚至产生抗拒。例如,一般情况下,大部分职场白领业余时间经常会用来玩游戏或者看各类综艺影视之类的节目。当然这无可厚非,这就是你的舒适区,你可以继续「任性」,亦可尝试改变。

作为程序员,至少要拿出一半的时间用在其他地方,比如:读书,运动,公开课,或者编程。在这个不进则退的时代,虽说这会减少我们的娱乐时间,但同时也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积极,无形中就获得了更多的知识,谈资,健康,甚至更多。万能的上帝总是会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打开一扇窗。

2.给自己写一个「死循环」

都说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我想说一个兴趣的培养也至少需要21天。当你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后,考验你的就是时间。如果你能连续21天以上重复做一件事,也许你还没养成习惯,那么至少你已经能控制自己的大脑了。

一个人如果没有什么兴趣爱好,那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会索然无味,缺乏激情。编程理应是程序员的一种兴趣爱好,否则从事软件开发这个行业就会异常痛苦,以至于没有目标,不够深入。归纳起来就是一定要让自己进入一个「死循环」的状态,直至兴趣养成。

3.立即「执行」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程序写完想要得到预期结果,最快的方法是什么?就是立即编译执行。虽说在大脑里像计算机一样思考运行一遍也很快,但这种方式并不总是可靠,所以通过计算机编译->链接->执行程序来印证结果是既快又稳妥的办法。同理,我们想要知道自己做一件事之后的预期结果,最好的方式就是立即执行。

小结

以上就是我想时刻鞭策自己的。简言之:
从现在就开始控制自己的大脑,只有自己才能决定这个大脑运行程序的执行过程与结果。

THE END